中國是一片神奇的土地,這片土地什么奇跡都能夠發生。誰說小草一夜之間不能長成大樹?誰說冰窖轉眼之間不能變成火爐?誰說在世界經濟一片蕭條之中中國樓市不能逆勢飛揚、高歌猛進?僅僅半年時間,樓市就發生驚天大逆轉,從低迷、寂寥和敗落,轉變到火熱、激昂和高潮,成交量呈井噴式爆發,買樓就像撿白菜,幾千人連夜排隊爭搶幾百套房源;樓價如同搭上了火箭,騰騰直竄,幾乎每個小時都在上漲,北京房價眼看就要突破3萬關口。如此瘋狂的樓市,正在折騰國家經濟,正在透支中國經濟未來。
毫無疑問,樓市已經成為一個失去理性的“賭場”,開發商在賭,銀行在賭,實體經濟也在賭。開發商動輒擲出幾十個億買地,連眼睛眨都不眨;銀行大肆放貸,上半年流入房地產的信貸資金少說也有8000億;苦于振興無門的實體經濟,把有限的流動資金注入股市和樓市,以期“東方不亮西方亮”、“堤內損失堤外補”。賭盤在越做越大,賭注在越下越多,多方合力營造一個虛幻的泡沫,并著力推動這個泡沫的發酵和膨脹。在這個泡沫最終破滅前,人人都是贏家。
因為看好樓市無限升值潛力,一些頗具眼光的海歸人士、私企老板、銀行高管、公務人員、高知人群和成功人士開始大舉購買房產,少則三五套,多則幾十套。中原地產對上海6月份市場成交客戶結構分析發現,與3月份相比,首創置業的純剛性需求客戶已縮減至40%,改善性兼短期投資性的客戶約占40%,長線投資客約占20%。他們把樓市當成了股市,把房產當成了績優股、潛力股和升值股,期待在房價的不斷上漲中賺得盆滿缽滿。事實上,房價在多種因素推動下,一路高歌猛進。照這樣下去,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,都能得到高額回報。問題是,在高價位上吃進,再在更高價位上出手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中低收入人群反正已經被徹底拒絕在購買商品房者之內,他們索性去依賴保障性住房解決住房問題。失去需求的“供應”,必然是沒有下家的“擊鼓傳花”,等到資金鏈條斷裂的那一天,就是“退房風潮”興起的那一天。從這個層面上來看,當前樓市已經成為“絞肉機”,正張口血盆大口,吞噬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投機分子,把他們絞成肉泥。
由于房價的節節攀升和青云直上,不可避免地加速了整個社會的“通脹預期”;為了規避風險和保值增值,更多的人群無可奈何選擇“恐慌性入市”,這又加劇了房價的上漲,形成了惡性循環。因房價大幅上揚帶來的客觀上貨幣貶值,必然會沖擊資源性和基礎性產品的價位,全社會產品價格攀升必然將不可遏止,最終導致通貨膨脹。日前,國家統計局有關專家在官方網站發表署名文章,指出“通脹預期抬頭”為影響中國經濟平穩回升的第三個障礙,不可不引起高層警覺。此外,今年上半年,中國新增信貸總額達到了7.37萬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%,達到歷年最高漲幅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銀行室副主任吳慶一針見血指出,國際上超過20%的信貸增幅將產生通貨膨脹,而中國的信貸增幅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。
“地王”的頻現,樓市的瘋狂,房價的高漲,絕非中國經濟的福音,更不是經濟復蘇的象征。任何市場都不能夠違背經濟規律,竭澤而漁或瞞天過海的辦法都是“短命”效應。為了解決經濟困難出臺的政策倘若變成了造就金融危機的加速器,金融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的寬松又助長了資本市場泡沫的堆積和產生,中國金融危機可能真的就是箭在弦上。
|